炎炎夏日,走進便利商店打開冰櫃,伸手拿出冰冰涼涼的礦泉水,購買後咕嚕咕嚕喝下,十分暢快,但你確定喝下的包裝飲用水,對身體都沒影響嗎?
日前外電曾報導,德國科學家調查全球一百多個包裝飲用水品牌,發現這些水放得愈久,寶特瓶裡的物質「銻」釋出愈多,半年就會增加一倍,雖然其含量仍在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值內。
「銻」是寶特瓶製作過程的觸媒催化劑,國內現在甚至有業者,準備生產「無銻寶特瓶」,鎖定用在高純淨度的包裝飲用水。
「銻」的危害有多大?台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說,1986年國外曾有動物實驗證明,銻可能造成肺腫瘤,但其致癌性仍待更多研究,目前國際癌症研究機構(IARC),並未將「銻」列為人類致癌物。
楊振昌指出,「銻」常存在油漆材料、塑膠製品,有些止咳藥水和祛寄生蟲藥物,也有「銻」成分,臨床上,急性銻中毒並不多見,中毒個案大多為慢性職業暴露所造成。
楊振昌表示,衛生署規定的包裝飲用水中「銻」的最大容許量,為0.01 ppm(ppm為濃度百萬分之一),如根據德國礦泉水研究提出含量為0.7 ppb(ppb為濃度十億分之一),相對來說是微量。
若以急性中毒劑量(100MG/kg)換算,必須一次飲用7百萬公升的水(以50公斤成人為例),才可能造成急性中毒。至於長時間低劑量的飲用,是否對人體產生毒性,仍有待進一步之研究。
楊振昌指出,寶特瓶使用的塑膠材料,大多為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(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),簡稱PET,最初用途用在人造纖維,直到1976年才用在容器。
楊振昌表示,如正常使用PET,並不會增加罹癌的機會,但它不耐高溫,耐熱度也不如聚丙烯 (polypropylene,PP),所以不能用來微波或加熱,且燃燒後會產生一氧化碳、乙烯、乙醛和苯,用來當包裝水容器,只要沒有處於高熱環境,應該還好。
要辨識包裝飲用水瓶身是否為PET材質,方法不難,它通常為無色透明,圓的瓶身下方會有一圓點,且瓶身無接縫。
環保署也建議,品管良好的包裝飲用水業者,可向經濟部申請GMP標誌,建議消費者可選購有GMP標誌的包裝飲用水。
喝瓶裝水 5個必看
1.看外包裝:包裝是否完整,標示是否清楚。
2.看內裝水:有無懸浮微粒,如有,勿買勿喝。
3.看商店放在哪兒販賣:如非陰涼處勿買,買了勿置放車內。
4.看放了多久:勿長期放置或儲存,以免變質。
5.看開封多久:應趕快喝完,以免生菌數增加。
最近,塑化劑也搞的雞飛狗跳,喝瓶裝水越來越讓人不放心。既然如此,何不改喝氫離子頻譜量水呢?跟喝瓶裝水一樣方便,卻更健康安全...
留言列表